2024年马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时间:2025-08-13 08:55 来源:
分享到: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四个聚焦”,围绕“六个落实”,强力推进“三十工程”,坚定不移建设“一区两城三基地”,全力以赴统筹推进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新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5.4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6.6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同比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为1.8:69.8:28.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税收收入4.9亿元,同比下降4.2%,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0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6亿元,下降26.0%;教育支出1.73亿元,增长4.9%;科学技术支出0.27亿元,增长7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6亿元,下降0.8%;卫生健康支出0.85亿元,增长9.0%;城乡社区支出0.9亿元,增长147.2%;农林水支出1.09亿元,增长30.6%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90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091人,乡村常住人口4099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58%,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

202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294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目标任务55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目标任务17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250人。全年各项指标任务数均完成超过100%

二、农业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0.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播种面积4.98万亩,比上年减少0.02万亩,亩产385公斤。玉米播种面积5.6万亩,于上年持平,亩产327公斤。油料种植面积0.13万亩,同比增长7.0%。全年粮食产量3.76万吨,比上年增长1.0%万吨。夏粮产量1.92万吨,同比增加0.1万吨。秋粮产量1.85万吨,减少0.22万吨。小麦产量1.92万吨,增长5.0%。油料产量390吨,增长18.0%。猪牛羊禽肉总产量0.25万吨,比上年下降4.0%,其中猪肉产量0.2万吨,下降9.0%。禽蛋产量0.18万吨,下降5.0%。牛奶产量298吨,下降16.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10台,谷物联合收获机械190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同比增长7.5%。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7.1亿元,同比增长3.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7.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35.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5%;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5.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4.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7.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9.1亿元,同比下降3.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2.5%;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5.6亿元,同比下降3.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3.9%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5.2%;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4.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8.5%  

年末全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3家。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累计增长2.5%;建筑业总产值18.2亿元,同比增长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6%。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7.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0.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分城乡看,城镇19.6亿元,增长7.1%;乡村9.6亿元,增长6.9%。分行业看,批发业17.7亿元,增长5.5%;零售业9.3亿元,增长10.1%;住宿餐饮业2.2亿元,增长7.1%

全年出口累计完成5.48亿元,同比增长为19.39%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年,全年全区有初中3所,小学8所,九年一贯制6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招生1697人,在校生5096人,毕业生1544人。小学招生1396人,在校生9288人,毕业生1670人。全区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330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357人,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947人。

2024年,全区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4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城市书屋2个、综合文化站7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

2024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所、个体诊所)149家,其中二级公立综合医院1家,二级私有中医医院1家,一级综合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其中卫生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个体诊所49个,村卫生室(所)83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床位743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1207人,其中执业医师366人,执业助理医师100人,注册护士(师)482人。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02.5元,增长4.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83.6元,增长4.4%。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77.8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27.2元,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43.3元,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56.9元,增长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40,比上年缩小0.03

2024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787人,其中,在职人数7197人,退休人数259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87692人。

2024年末,城乡低保对象14462167人,累计支出保障金738.7330万元,其中城镇358468人,支出保障金203.4980万元,农村10881699人,支出保障金535.2350万元。特困对象109111人,累计支出保障金108.9870万元,其中集中特困对象1920人,支出保障金20.8711万元;分散特困对象9091人,支出保障金88.1159万元。城镇居民低保最低生活标准每月667元,农村居民低保最低生活标准每月550元。养老机构7家,年末床位数506张,入住老人数240人。1-12月为3422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老龄补贴287.12万元。

2024,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50对,离婚登记234对,补领结婚登记证198对。补领离婚登记证41本。

九、环境

城区绿地面积192.9公顷,绿地率37.03%,绿化覆盖率4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2平方米。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225天,占总天数的61.5%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61.5%PM2.5(细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