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武王街道这一招,中!
3月10日,在马村区武王街道张弓村烘干项目生产车间,年轻的村干部赵超超正在组织工人烘干地黄。“我们烘干车间上的都是节能型烘干生产线,再加上项目周边电、汽资源充足,烘干成本降低两成多,很有市场竞争力。”他说。
张弓村紧靠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园区,周边电力、蒸汽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物流发达。如何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张弓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关键。赵超超积极参与村里产业发展谋划,配合村党支部书记赵领军,盘活村内闲置厂房资源,通过“产业资金配套+社会资金+村集体自筹”的方式,推进张弓村食品药品烘干项目,不仅带动张弓村集体经济增收,还带动周边5个村实现抱团发展。
用好人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在武王街道,有一批像赵超超一样的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武王街道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头工程,通过建育人才、综合评估、学历提升、跟踪培训、动态跟踪等一系列举措,育强乡村“头雁”队伍,以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该街道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等多种方式,广泛挖掘43岁以下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及返乡创业人员,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吸纳142名优秀人才入库,其中党员占比34%,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授课,分享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同时,结合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切实增强青年干部、后备力量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他们在乡村振兴的沃野中发挥才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