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4-07-15 08:55 来源:
分享到:

 

2023年马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扣“十大战略”,突出“四个聚焦”,坚定不移建设“一极两城三基地”,着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与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9.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2.6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1.8:58.5:39.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3亿元,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5.16亿元,增长7.4%,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亿元,增长49%;教育支出1.7亿元,增长3.4%;科学技术支出0.2亿元,增长34.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亿元,增长10.9%;卫生健康支出0.8亿元,下降7.1%;城乡社区支出0.4亿元,下降61.2%;农林水支出0.8亿元,增长4.7%。

年末全常住人口1205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8048人,乡村常住人口42452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7%,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81人,人口出生率为5.65‰;死亡人口1001人,人口死亡率为8.30‰;自然增加人口-316人,自然增长率为-2.65‰。

2023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95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802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万亩,与上年持平。小麦播种面积5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亩产364公斤。玉米播种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亩产324公斤。油料种植面积0.12万亩,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产量3.72万吨,比上年减少0.01万吨。夏粮产量1.82万吨,减少0.03万吨。秋粮产量2.07万吨,增加0.19万吨。小麦产量1.82万吨,下降1.6%。油料产量331吨,增长2.5%。猪牛羊禽肉总产量0.26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猪肉产量0.22万吨,增长15.8%。禽蛋产量0.19万吨,增长15.7%。牛奶产量355吨,增长69%。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00台,谷物联合收获机械205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5.9%。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8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7.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亿元,同比下降4.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3%;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同比下降2.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7.8亿元,同比下降12.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7.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20.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9.5%;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6亿元,同比下降3.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22.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3.6%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0.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0.5%;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6亿元,同比下降6.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5%  

年末全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8家。建筑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分城乡看,城镇18.4亿元,增长9.9%;乡村8.9亿元,增长2.7%。分行业看,批发业16.8亿元,增长6%;零售业8.4亿元,增长11.6%;住宿餐饮业2.1亿元,增长3.4%。

全年出口累计完成4.57亿元,同比增长为-27.39%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区有初中3所,小学7所,九年一贯制4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招生1759人,在校生4948人,毕业生1544人。小学招生1526人,在校生9505人,毕业生1671人。全区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3767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464人,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303人。

2023年河南省“专精特新”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0家,河南省创新型企业10家。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3年末全区共有文化馆 1个、综合文化站 7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7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

2023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所、个体诊所)146家,其中二级公立综合医院1家,二级私有中医医院1家,一级综合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其中卫生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个体诊所47个,村卫生室(所)82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床位841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1028人,其中执业医师346人,执业助理医师86人,注册护士(师)487人。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81.5元,增长5.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753.5元,增长7.7%。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4.0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65.8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98.2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936.5元,增长6.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369人,其中在职人数6399人,退休人数248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92606人。

年末城乡低保对象1471户2201人,累计支出保障金645.4095万元,其中城镇395户527人,支出保障金210.1485万元,农村1076户1674人,支出保障金435.2610万元。五保对象100户102人,累计支出保障金90.5963万元,其中集中五保对象19户19人,支出保障金16.3088万元;分散五保对象81户83人,支出保障金74.2875万元。城镇居民低保最低生活标准每月630元,农村居民低保最低生活标准每月440元。养老机构7家,年末床位数506张,入住老人数227人。1-7月为3408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老龄补贴166.34万元。

2023年,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645对,离婚登记269对,补领结婚登记证236对。补领离婚登记证27本。

九、环境

城区绿地面积192.9公顷,绿地率37.03%,绿化覆盖率4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2平方米。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229天,占总天数的62.9%。



马村区统计局

202473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据,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