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七音符”,奏响“幸福曲”!九里山街道这一招解锁基层幸福治理
说起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马村区九里山街道社区居民眼中,幸福是社区工作人员服务送上门的便利贴心,幸福是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多彩文娱活动的快乐欣喜,幸福是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旧小区变得越来越美丽……在这里,可感知的幸福答案有很多。而这一项项幸福答案得益于一串串跳动的民生音符,奏响一曲幸福的乐章。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九里山街道瞄准“幸福九里山”建设目标,结合基层工作实践,探索“七音符”工作法,全面延伸网格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锁基层幸福治理的密码。
谱好“七音符”,奏响幸福曲。“七音符”工作法具体来讲就是,“哆”即“多”—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多级包保体系。“唻”即“来”—做好来访登记,解百家愁暖群众心。“咪”即“密”—密切联系群众,打造多样志愿服务。“发”即“发”—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为民服务零距离。“嗦”即“说”—居民的事情自己说,把主动权让给居民。“拉”即“落”—不落一户一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体。“西”即“惜”—珍惜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社区服务好、环境好,街坊邻里处得好,住在我们社区样样都好!”在九里山社区居住了几十年的张治玉老人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九里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与群众自治相结合,持续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居民自治功能,加快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多措并举办好惠民实事,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基层治理的幸福曲“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