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马村区两区建设工作情况

时间:2016-08-23 16:23 来源:马村区人民政府
分享到:

     把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提高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分别成立专项推进组,产业集聚区夺十快、晋二星,特色商业区入门槛、晋一星,着力完善措施,强化基础,壮大规模,全力推进两区建设。

     (一)产业集聚区。万方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8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铝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共有企业3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1—6月份,集聚区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增长25.6%;实现税收2.5亿元,增长2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增长31.3%;从业人员达到8570人,增长26.1%。

今年以来,重点抓好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夺快晋星。联合西部产业集聚区,共同创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我区成立了夺快晋星领导小组,对照先进和标准制定了工作方案,坚持月例会、季分析,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大力实施重点项目。1—6月份,集聚区实施项目12个,总投资35.6亿元。投资3.5亿元的头孢和激素项目、投资3亿元的10万吨铝精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1.5亿元的万方电厂超洁净改造项目9月底完工。三是强力抓好开放招商。深圳健康元集团原料药生产基地、丽珠医药集团300亿国际单位胰激肽原酶及5KG亮丙瑞林等一批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四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投资1579万元,实施了待九路、翠薇路等道路建设工程和雨水、供热管网工程;投资5500万元,开工建设变电站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特色商业区。马村区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着力打造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具有众创空间和创业体验功能的创新创业基地、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中心。共入驻规上服务业企业12家,其中今年新入驻6家。上半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31.1 %;实现税收2860万元,增长28.5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增长35.4%;从业人员达到3654人,增长48.5%。

     1—6月份,马村区特色商业区实施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57.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25.5亿元。马村区特色商业区建设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业态模式新。以鸿运国际商城为代表的“互联网+市场”、以齐家网为代表的“互联网+家装”、以大龙网为代表的跨境电商物流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入驻特色商业区。二是项目个头大。新开工的6个项目中,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有4个。三是知名企业多。继江苏鸿运集团入驻之后,居然之家、齐家网、大龙网、义乌购等著名企业和知名电商陆续入驻和签约。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先后投资1.2亿元,新开工建设道路5条、4.4公里;铺设供水管网2.3公里,架设供电线路3.5公里。

     虽然上半年的经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薄弱,辖区道路南北不同、东西不畅,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不健全,万方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承载能力不足。二是采煤沉陷区、工矿废弃地等占全区总面积的约三分之一,土地治理、生态恢复任务艰巨。三是部分项目虽然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但选址不在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规划手续无法办理,导致项目审批手续无法进行,影响项目落地。四是区域招商优惠政策不统一,导致出现恶性竞争、投资方漫天要价等问题,迫切需要制定新的招商优惠奖励政策予以统一规范。五是受手续办理、土地征迁、环保措施等影响,个别项目投资方产生观望心态,一些在建项目处于停建或半停状态,进展与预期有较大差距。

      在下步工作中,我区将坚定不移抓发展、务实重干促落实、多措并举引资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注活力、以作风转变强保障,真正把市委“高标一流”的要求和推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贡献力量。一是抓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突出领导抓、抓领导,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坚持一周一次碰头会、一月一次协调会、一季度一次观摩分析会,定期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真落实、快落实。二是抓难题破解。招商引资以加快项目落地为中心,盯紧看牢已签约的项目,主动对接、全程跟踪、一流服务,全力解决影响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推动招商成效从“纸上”落到“地上”。重点项目建设以年度投资计划为目标,对进展缓慢和未开工项目,全面梳理问题、提前介入办理、严格办结时限,确保迎头赶上、完成任务。三是抓环境优化。围绕“争强夺快晋星”目标,加大特色商业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改善发展硬环境,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结合“两学一做”和党风党纪专题教育,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做到服务零距离、施工零干扰、查处零容忍,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抓督导问效。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半年一小结、全年一兑现”,加大跟踪问效力度,对招商工作不力、项目进展缓慢的单位严格落实问责措施,以铁的手腕督出进度、督出干劲、督出实绩。